-
停伐10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三重转变
《内蒙古日报》(2025年4月5日1版)。地处祖国最北端,内蒙古大兴安岭的春来得晚一些。4月初,莽莽群山中,遮天蔽日的森林还覆盖着积雪,交错纵横的河流还在封冻。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10.67万平方公里的生态功能区与亚马孙热带雨林同被誉为“地球之肺”。它维系着黑龙江、嫩
-
【在希望的田野上】各地抢抓农时有序推进农业生产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清明时节农事忙。眼下,各地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为夏秋农作物丰收打下基础。北方多地冬小麦进入春管关键期。当前,河北3300多万亩小麦长势向好,当地通过智慧灌溉浇水补墒,让冬小麦喝饱喝足第一茬“返青水”。目前,河北一、二类壮苗麦田占比超92%。在山东,6000多万亩冬小麦进入拔
-
内蒙古财政多点发力高效保障就业促进行动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今年以来,自治区财政通过增投入、强统筹等综合措施,多点发力保障就业促进行动高效开展。 保障资金投入力度。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提前下达内蒙古2025年就业补助资金148498万元,较上年提前下达部分增加4277万元;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44113万元,较上年增
-
内蒙古扎赉特旗掀起备耕“进行曲”
清明临近,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的田间地头便热闹起来,处处是农民和农机忙碌的身影,一辆辆装载着有机肥的车辆穿梭在村道上,一袋袋种子整齐码放在仓库,一场关于春天的农事“序曲”正在奏响 ,奏响了春耕备耕“奋进曲” ,绘就乡村振兴的新画卷。在扎赉特旗好力保镇先锋村育秧大棚内,稻农们或驾驶平地车平整土地;或搬
-
蒙观察 | 内蒙古“四普”新发现文物遗址点1397处
4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自治区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包头市、通辽市、和林格尔县在会上汇报了文物普查工作进展情况。据悉,内蒙古现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遗址点21099处,截至3月28日,全区已复核“三普”文物遗址点21
-
“内蒙古青城保”累计最高保障超460万元
记者日前从呼和浩特市医疗保障局获悉,为持续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满足多元化、多层次医疗保障需求,3月31日,呼和浩特市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内蒙古青城保”上线,累计最高保障超460万元。据了解,“内蒙古青城保”由人保财险呼和浩特市分公司、大地财险呼和浩特市分公司、中华财险呼和浩特市分公司、人保健康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