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丹徒区宜城街道未保站教室里

快乐因子在空气中悄然弥漫

孩子们也在每周六的上午

收获满满

每周六的快乐“充电站”

“我们一起来猜一下

这个小朋友表达出来的是什么情绪?”

一个女孩看完一张图片后

女孩手臂环抱

头下垂,嘴角下扬

......

她充分用肢体语言表达出了情绪

而其他孩子在仔细观察后

很快说出是“难过情绪”卡片

在互动中

每位孩子都参与其中、乐此不疲

黄皓老师准备的这套小游戏

叫做情绪卡片

这个游戏可以引导孩子进一步认识情绪

同时教会他们理解他人

提升共情能力

并能帮助孩子们

学习如何管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样别有生趣的心理小实操在这里经常上演

接下来的手工活动

同样受到小朋友们的欢迎

他们充分发挥了想象力

按照老师讲解的流程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动手操作

全神贯注

小心翼翼地将黏土填涂在模板上

有的孩子小手不太灵活

在家长和社工的鼓励下

终于将黏土画完成了

有的孩子没做出想要的图案

但一点儿也不气馁

又鼓足勇气制作了一个

还有的孩子发挥想象力

捏出一条生肖卡通蛇

兴致勃勃地和小蛇合影……

在志愿者老师的悉心辅导下

孩子们不仅认真高效完成了作业

还学习到了各类知识

这些活动有效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总站推出周六活动

为辖区儿童打造安全、温暖的课后学习空间

以多元化活动助力未成年人全面成长

个案帮扶,精准呵护困境儿童

“你觉得自己最近一段时间学习状态怎么样?”

“还不错!”

黄皓老师定期来到

困境儿童小陈家中

详细了解了小陈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并为小陈解答学习上遇到的难题

随后黄老师借助《声律启蒙》教材、情景卡片等

对他进行声律训练

据小陈奶奶介绍

小陈从小患有自闭症

语言表达能力有限

学习和生活都面临着不少挑战

随着区民政局“宜童行”协同关爱服务的推出

在征得小陈及其监护人的同意下

小陈被纳入困境儿童个案服务范围

经过两年多的适应性训练

小陈的状况有了显著改善

这让小陈一家充满欣慰与喜悦

仅2024年

区民政局就为63名困境儿童

提供了眼动和烟酸检测暨心理健康筛查

为2名有需求的儿童提供了个案服务

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了50多次个别化训练

花式“带娃”,用爱点亮未来

“苏童成长•宜童行”

是区民政打造的

一个充满温情、力量和深度的

协同关爱服务体系

以“113X”模式为基础

里面包含:1个协同支持中心、1个服务品牌

3个示范性项目以及X个社会实践基地

品牌倾情打造了

两个代表丹徒形象的卡通明星

——“宜小童”和“宜小鹿”

围绕这两个萌态可掬的卡通明星

策划了一系列特色主题活动

精心研发了“宜童行•资源包”

比如针对家庭教育中那些让人头疼的问题

制作了12期家庭教育沙画视频

针对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

邀请专家录制了12期心理视频课

区民政局还根据孩子们成长的需求

编制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手册和儿童安全手册

通过五项“行”动:协同行、校园行

基地行、家庭行、品牌行

实现三个“优”:儿童优、家长优、服务优

并在丹徒区甄选出

红色教育基地、科普文化基地、

劳作体验基地、志愿公益基地等

26个社会践习基地

为全区儿童营造一个

更加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目前“宜童行”协同关爱服务

已形成了以“总站+分站”的服务模式

在全区未成年人保护站实现了全覆盖

全区困境儿童应保尽保率均达到100%

区民政局

也因此荣获镇江市“先进未保单位”荣誉称号

“宜童行”协同关爱服务项目

成功入选了2024年度丹徒区

“合心宜”优质服务品牌

对困境儿童的关心关爱

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

下一步,民政局将继续通过

“苏童成长•宜童行”品牌建设的持续推进

照亮困境、留守、流动儿童前方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