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县泼水舞曲《开泼喽》正式上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4:53:00

云南网讯(记者黄立康)随着2025年泼水节的临近,4月4日,勐海县泼水舞曲《开泼喽》正式上线。
舞曲《开泼喽》围绕傣族泼水节传统文化,以“去‘有水的村寨’泼洒欢笑祝福”为主线,突出“村寨”里传统的节日习俗和乡村生态淳朴的特色,把村寨最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展示出来(包括鸟叫声、流水声、稻田、竹楼、瀑布等)。这些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和代代传承的文化,都是最珍贵的“造景”,展示了勐海村寨里泼水节的一天,从而引导和欢迎广大游客走进乡村,享受田园风光和惬意时光。


《开泼喽》这首舞曲,寓意着泼水节吉祥之水的欢快泼洒,象征着傣族人民热情好客、以水传情的文化传统。歌曲以泼水节为核心意象,巧妙融合了具有现代活力与未来感的电子音乐,创作出一种既传统又新颖的音乐风格。旋律中,电子音乐的节奏与傣族传统音乐“章哈”“高升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听觉体验,既展现了传统节日的欢愉氛围,又符合现代青年的审美需求。歌词方面,《开泼喽》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泼水节的欢乐场景。“泼洒爱”“笑出大金牙”等词句,不仅富有画面感,更传递出傣族人民在泼水节中传递祝福、共享欢乐的真挚情感。同时,泼水声效、自然采样等声音设计的巧妙运用,使得整首歌曲更加生动有趣,仿佛将听众带入了那个充满欢声笑语、水花四溅的傣族村寨。


在拍摄制作方面,《开泼喽》选择了勐海县内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村寨作为拍摄地点,如打洛镇打洛村景莱小组、西定乡章朗村“虎跳峡”、曼佤村曼佤老寨“独树成林”、勐巴拉旅游度假区以及勐海湿地公园等。这些地点不仅自然风光优美,更蕴含着勐海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底蕴,为舞曲的拍摄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背景。

在舞曲视频中,有许多传统文化的呈现。象脚鼓、傣拳、马鹿舞、孔明灯等元素的加入,与泼水节的欢乐氛围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文化画卷。值得一提的是,泼水节的传说故事中的“魔王”形象,通过AI的塑造和呈现,立体生动地向观众讲述泼水节的由来和文化价值。

《开泼喽》舞曲的拍摄和制作过程中,得到了基层文艺骨干和当地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舞曲中,很多演员,特别是灵溪舞蹈团队成员利用业余时间自发参加表演。在景莱村小组拍摄现场,传承人岩三公和当地群众积极参与到舞曲的拍摄和泼水环节中,他们的笑容和欢呼声成为了这首舞曲中最动人的旋律。在西定乡章朗村和曼佤老寨,当地文艺骨干康朗罗等主动参与演出,群众则自发帮助摄制组搬运机器设备。

《开泼喽》舞曲的发布,是勐海县舞曲的第一次尝试。未来,勐海县将继续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创作出更契合传统文化的舞曲,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相关文章
-
清明体验春城文化盛宴
古镇街巷里飘着官渡粑粑的香味,老宅院里琴声悠悠;入夜后剧院的追光灯亮起,三国故事在光影里重生。老传统在昆明玩出新花样,清明踏青可以一脚踏入历史,一转身又遇见艺术。清明时节的昆明,游客穿梭于春和景明与古色古香之间,共同勾勒出文旅融合的新图景。当踏青游园邂逅沉浸式演艺,“文化+”的创新表达正为春城注入鲜
-
勐海县泼水舞曲《开泼喽》正式上线
云南网讯(记者黄立康)随着2025年泼水节的临近,4月4日,勐海县泼水舞曲《开泼喽》正式上线。舞曲《开泼喽》围绕傣族泼水节传统文化,以“去‘有水的村寨’泼洒欢笑祝福”为主线,突出“村寨”里传统的节日习俗和乡村生态淳朴的特色,把村寨最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展示出来(包括鸟叫声、流水声、稻田、竹楼、瀑
-
推荐10处赏花点位,3条游览线路,清明假期到香山公园探春
清明假期,天朗气清、春和景明,正是踏青登高赏春的好时节。来到香山公园东门,数百个铃鼓、花苞、沙燕风筝串联成线,彩色丝带随风飘动。公园内,榆叶梅、美人梅、连翘、丁香等正值盛花期,各色花卉与古建名亭、山峦叠翠相映成趣,一团团、一簇簇,引得游客纷纷拍照打卡,感受春日之美。“您现在在勤政殿,可沿南路上山,沿
-
文化中国行·国宝画重点|原来5000年前“流行”对称美
来源:新华社我国史前彩陶之美美在马家窑文化细细观望每一道线条都像是精心排布的设计稿每一个图案都对称得恰到好处5000年前的“对称美”被马家窑人“拿捏”住了黑彩、红彩、白彩蛙纹、鱼纹、人面纹……艺术来源于生活远古先民们在陶土上作出的“画”凝缩着古人对生活万物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美的追求旋涡纹是马家窑文化
-
临沂沂河新区芝麻墩街道:让“民生清单”变成百姓“幸福账单”
编者按:为全面展现芝麻墩街道在沂河新区“工业过千亿 城市更美丽”征程中的新作为、新面貌,鲁网联合芝麻墩街道开展“芝麻花开 新变化 新家园 新生活”栏目,全方位记录芝麻墩街道在城市变迁、美好生活、工业发展等方面的好做法、新理念、新成果,努力开创“芝麻花开节节高,明天日子会更好”的美好未来。鲁网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