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日,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2024年山西省特种设备安全状况通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规定,现将2024年山西省特种设备安全状况通告如下。

一、特种设备基本情况

(一)特种设备登记数量情况

截至2024年底,全省特种设备总量441216台(套),其中锅炉7076台、压力容器140872台、电梯206029台、起重机械67029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19688辆、客运索道48条、大型游乐设施474台(套)(见图1),另有气瓶206.18万只、压力管道3.64万千米。设备总量同比增长7.96%,近五年全省特种设备数量呈上升趋势(见图2)。

图1 2024年特种设备数量分类比例图

图2 近五年全省特种设备数量变化趋势图

(二)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情况

截至2024年底,全省共有特种设备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许可证932张。其中,设计许可证48张,制造许可证246张,安装改造修理许可证638张,移动式压力容器和气瓶充装许可证910张。各类证书分布情况(按设备类别)见图3。

图3 各类许可证书分布情况(按设备类别)

(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和安全执法检查情况

全省共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机构906个(含专职机构142个,兼职机构764个),其中省级1个、地市级12个、县区级129个,基层市场监管所764个。全省专兼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共5784人。

2024年全省各级安全监察机构共出动检查人员62453人次,检查单位22654家(次),下发安全监察指令书3544份,立案306件,查封、扣押107台(套),处罚金额1098.17万元。

(四)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工作开展情况

全省共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267个,其中综合检验机构22个,无损检测机构25个,气瓶检验机构113个,安全阀校验机构88个,两工地检验机构15个,电梯检测机构4个。

2024年,各级检验机构对4384台(套)特种设备实施制造监督检验,发现问题22个;对31100台(套)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和重大修理实施监督检验,发现问题8314个;对182595台(套)在用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发现问题13491个,其中承压类设备2759个,机电类设备10732个。

(五)特种设备人员情况

2024年全省特种设备检验人员持证1872张,新增证书514张,无损检测人员持证5386张,新增证书355张。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25.88万张,各类证书分布情况(按作业种类)见图4。

图4 各类作业人员证书分布情况(按作业种类)

二、特种设备安全状况

2024年,全省未发生特种设备事故,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为0,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总体平稳。近五年山西省特种设备事故情况见表1。

表1 近五年特种设备事故统计情况表

三、2024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情况

(一)建立健全安全治理体系。调整省局安委会成员单位,发挥局安委会统筹作用,制定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施细则,明确安全生产职责清单,举办安全生产“山西市场监管大课堂”,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纳入省局党组成员述职内容,明确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为省局目标责任考核重点内容。印发《山西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标准体系》,构建科学的安全监管标准体系。持续压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全省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共配备安全总监和安全员7.38万名。2024年,全省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年报率100%。

(二)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成立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的领导组,明确7大类18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特种设备排查整治,消除安全隐患2645个。深入开展电梯安全筑底行动,排查整治非法在用电梯3236部,对全省8637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开展专项整治,发现治理隐患356个,配合住建部门推动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建立10年以上2.5万部老旧电梯台账,报送639部更新改造计划。

(三)持续提高安全监管效能。扎实推进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累计开展监督检查1.89万人次,查办案件21起,关停拆除充装单位50家,报废气瓶8.14万只,1.73万只50公斤双相阀气瓶全部实现规范管理。开展2024年度特种设备证后监督检查,随机抽取235家生产、充装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查,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230份,纳入重点监管单位35家,实施专项监督检查8家,注销证书8张。联合省应急厅、省检察院开展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专项治理行动,检查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机构34家。

(四)着力夯实安全治理基础。举办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骨干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927名基层监管人员考核合格,取得B类安全监察员证书。批准发布《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全评估规范》《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规范》等省级地方标准。举办全国首个“特种设备安全日”活动,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知识“五进”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册,持续提升全社会的特种设备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四、2025年工作重点

(一)强化源头治理,夯实安全基础。制定山西省特种设备行政许可鉴定评审管理办法,强化鉴定评审关键环节控制,提升鉴定评审工作质量。针对电站锅炉等重点特种设备,提升安装质量和监督检验质量。开展重点领域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查专项行动,规范检验检测行为,提升检验检测工作质量。优化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检验检测人员考核程序,加强证书使用监管。继续推进化工老旧特种设备以及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

(二)强化专项行动,消除安全隐患。深入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组织《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准则》宣贯,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行动。持续开展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加大燃气气瓶充装站整治力度,严格“一瓶一码”溯源管理,纵深推进城市燃气管道安全专项治理。加强特种设备领域重大违法案件查处,通过典型案例曝光等方式,提高监管执法的权威性和震慑力。

(三)创新监管模式,提升治理水平。落实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优化锅炉能效指标,落实锅炉安全节能环保三位一体监管模式。加强涉氢等新能源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研究。在化工企业、大型游乐设施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探索推行特种设备安全“晨会”制度。研究试点电梯使用“全托管”模式,鼓励由较大规模电梯制造单位等长期主体承担电梯使用管理责任。

(四)构建共治格局,筑牢安全防线。加大“两个规定”落实力度,落实落地“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工作要求,发挥特种设备安全专业委员会协调机制作用,强化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充分发挥“三书一函”制度作用,推动落实加强特种设备分级分类监管的指导意见。引导行业组织积极参与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推进特种设备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五)加强能力建设,提升监管效能。加强基层监察员培训考核,提高监管队伍专业化水平。完善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制度,拓宽信息报送范围。加强特种设备安全智慧监管,升级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安全检查、电梯应急处置、电梯维保服务四个模块,增加电梯责任保险综合信息管理功能,实现对电梯维护保养现场适时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