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风景线)上海古籍书店焕新回归 数字时代传承经典阅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21:55:00
中新社上海4月19日电 题:上海古籍书店焕新回归 数字时代传承经典阅读
作者 范宇斌
“老店重开,还是书店吗?”4月19日,八旬书友陈先生驻足上海古籍书店门前张望。一旁经过的韩国游客打量着书店招牌上的韩文。经过467天的改造,这家扎根上海福州路近70年的“老字号”以全新面貌回归。
“当然,你看我们这里都是书。”面对陈先生的疑问,上海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石洪颖笑着回应。陈先生竖起大拇指感慨:“我们需要这样纯粹的书店。”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最早的专业书店,上海古籍书店自1956年创立以来,始终是学者、作家及爱书人的“文化地标”。许多外地文化名人到访上海时,常专程来此淘书。
书店焕新后总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囊括1600余种旧版线装书及50600余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主题书籍,成为中国单体最大的古籍书店。当日,书店还联合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古籍发行工作委员会设立“全国古籍出版物(上海)发布中心”,致力打造古籍阅读推广基地。

4月19日,改造后的上海古籍书店重新开业。 范宇斌 摄
古今对话:从“光影叠韵”到“藏书楼”
“玻璃幕墙像翻动的书页。”“95后”读者小徐被书店外立面吸引。石洪颖介绍,这一设计以“古籍新生·光影叠韵”为理念,融合传统书卷气与现代艺术感,“书店的核心是‘专业且纯粹’,我们希望营造跨越时空的对话氛围”。
步入店内,地面柿蒂纹引导读者走向“藏书楼”意境空间:挑空中庭、百年历史建筑肌理与顾廷龙题写的“藏古今学术,聚天地菁华”立柱相映成趣。
新旧版线装书是古籍书店特色,旧版线装书更体现了书店古籍修复与保护的成果。店内陈列着一套共计231种、分装1960册的《四库全书珍本初集》,以及339册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印制出版的海内外《永乐大典》仿真影印本、1800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续修四库全书》。

4月19日,改造后的上海古籍书店重新开业。图为陈列旧版线装书的“博古斋”。 范宇斌 摄
雅韵新生:琴棋书画与“敦煌秘境”
书店以“四时雅韵”主题空间还原古人生活——琴棋书画、诗香花茶、时令节气陈列其间;“博古雅苑”汇聚金石文玩、名人书画、清代海派家具等;“敦煌空间”则展示绝版图书、敦煌服饰、敦煌乐器及文创,读者还可打卡“藏经洞”。
当日,新老读者前来探店购书。上海古籍书店携手上海旧书店打造的“淘书乐园”成为旧书爱好者天堂:4000余种特价书、2.3万种旧书构成“书海”,周末特色旧书市集更打造“旧书朋友圈”,促进书籍循环与读者联结。为吸引年轻人,书店推出古方茶饮及中式茶点,并首创“古籍小剧场”,以沉浸式儿童剧演绎经典故事。

4月19日,改造后的上海古籍书店重新开业。图为读者在“淘书乐园”挑选图书。 范宇斌 摄
温暖传承:微光点亮城市阅读
“上海古籍书店的回归,仿佛是与‘老朋友’重逢。翻古籍就像与千百年前的智者对话。”“80后”读者王洁带着孩子选购书籍时坦言,数字时代的焦虑能在经典阅读中找到答案。
据悉,自5月起,每月最后一周的周六书店将通宵营业,举办“古籍书话夜”品牌系列活动,为这座城市的读书人点亮一盏灯。(完)
相关文章
-
(申城风景线)上海古籍书店焕新回归 数字时代传承经典阅读
中新社上海4月19日电 题:上海古籍书店焕新回归 数字时代传承经典阅读作者 范宇斌“老店重开,还是书店吗?”4月19日,八旬书友陈先生驻足上海古籍书店门前张望。一旁经过的韩国游客打量着书店招牌上的韩文。经过467天的改造,这家扎根上海福州路近70年的“老字号”以全新面貌回归。“当然,你看我们这里都是
-
对照国家级重磅《指引》!上海发布“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配套案例”手册
【来源:东方网】东方网记者程琦4月18日报道:为预防医药领域商业贿赂行为,引导医药企业加强合规管理。今天,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执法总队邀请法学界、律界专家,上海医药行业协会等医药领域代表等,召开医药企业合规经营座谈会,发布《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配套案例手册。对照国家级重磅《指引》,让条款“
-
上海市工商联召开专题宣讲会 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4月16日电(范宇斌)16日,上海市工商联(总商会)召开学习贯彻上海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专题宣讲会。会议解读上海市最新政策举措,交流学习体会,凝聚发展共识。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工商联主席寿子琪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上海市工
-
新民艺评丨骆玉明:《书中人世》
这是一个序跋文的集子。以前曾经以《走进文学的深处》为名印行过一次。这次增加了若干新的内容,做了些调整。书跟原来的不太一样了,应该重新写个前言之类,但是又觉得在原有的之外没有多少话可以说。于是想出个折衷的法子,原来的前言不保留了,改一改借来在这里用。我是个懒散的人,对自己的评价也不高,所以对出书的事情
-
“编辑部的牛大姐”走了!演员童正维去世,享年88岁
4月15日,摄影师、作家马良通过微博,透露其母、演员童正维于4月14日因心脏衰竭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8岁。童正维童正维生于1937年,1960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分配到上海青年话剧团任演员。她因饰演《编辑部的故事》中“牛大姐”一角,被大众所熟知,也曾出演电影《花儿怒放》、电视剧《摩登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