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安卡拉4月19日电 (记者沈钧)当地时间4月18日,土耳其海峡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穿越时空的礼物”国际中文日艺术沙龙活动,庆祝联合国设立的“国际中文日”。

中国驻伊斯坦布尔总领馆副总领事尚健、土耳其海峡大学副校长古尔康·塞尔丘克·库姆巴奥卢教授出席活动并分别致辞。他们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在推动中土文化交流、深化民间友好方面的意义,希望以中文和艺术为载体,继续拓宽文化对话渠道,增强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情感纽带。

上海书画院学术部主任徐旭峰以“《牡丹赋》——初探牡丹纹在土耳其的发展与面貌”为题,生动讲述牡丹图纹在中国的起源及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至波斯、土耳其的历史轨迹。他从艺术视角阐释牡丹纹在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发展与演变,揭示这一传统符号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的延续与活力。讲座结束后,徐旭峰向海峡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赠送其在景德镇创作的釉上彩画作。海峡大学孔子学院土方院长、海峡大学历史系舒月博士代表亚洲研究中心接受赠礼并表达感谢。

艺术讲座现场。土耳其海峡大学孔子学院供图

福建泉州木偶剧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林建裕、傅端凤、吴伟宏带来了两场精彩演出《狮子舞》与《青春梦》。狮子表演憨态可掬、身姿矫健,神态惟妙惟肖,赢得现场阵阵掌声和笑声。《青春梦》则通过艺术家的巧手,将木偶由老变少,一层层剥去“岁月的外衣”,展现中国泉州传统提线木偶艺术的极致技巧与创意表现力。土耳其学生Zeynep惊叹:“木偶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中国艺术家的双手像有魔法!”

《狮子舞》木偶剧表演。土耳其海峡大学孔子学院供图

本次活动特别设立“穿越时空的中国礼物——上海艺术家小型美术展”展区,展出多位上海艺术家的精品画作和器物。这些作品风格多样、技法精湛,涵盖水墨、工笔、彩绘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当代中国艺术家的艺术探索与文化思考。观众徜徉其间,在画作中品味中华文化的美学精神,感受艺术在跨文化语境下的共鸣与联结。

土耳其观众欣赏中国画。土耳其海峡大学孔子学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