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态 >
  • 青岛华森驾校:专业领航 绿韵赋能 打造驾培新标杆

    大众网记者 尚超 尹璐瑶 青岛报道在平度经济开发区,一片绿意盎然的现代化校区格外引人注目——这里不仅是山东省交通厅审批的一类驾校,更是一座被授予青岛市“绿化之星”的生态园区。作为深耕驾培行业18年的标杆企业,青岛华森驾校以专业教学与生态建设双轮驱动,用10万余名合格学员的成绩单和35%的绿化覆盖率,

    2025-04-09 14:18:00
  • 水鸟舞蹁跹,长春市同心湖公园绘就家门口的生态新画卷

    四月的春风,轻柔地拂过位于长春市绿园区的同心湖公园,吹皱了那21.5公顷的澄澈湖面,宛如一面巨大的明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勾勒出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唯美画卷。这座新建成不久的公园,已然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周边市民休闲的绝佳去处。近日,市民在同心湖公园内散步时发现,水面上有40余只凤头鸊鷉和白骨顶鸡灵动

    2025-04-19 15:29:00
  • 重庆两江新区集中释放8宗共1247亩优质地块

    中新网重庆4月9日电 (记者 刘贤)重庆两江新区2025年土地推介会9日在当地举行,重点推介人和、鸳鸯、龙盛新城、悦来、保税港等区域的8宗优质地块,总面积1247亩。图为重庆两江新区2025年土地推介会。中新网记者 陈超 摄两江新区是中国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郑

    2025-04-09 20:57:00
  • 工信部:将研究出台促进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文件

    3月31日,国新办就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王彦青在会上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协同各地区、各部门研究出台促进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文件,从三个方面来推动数字产业发展取得更高的成效。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推进原创性数字技术攻关,聚焦人工智能、关键软件、

    2025-03-31 16:18:00
  • 以童真演绎高原生态之美

    现场清唱、即兴舞蹈,辨音色、判身形、测体能,18位演员,开放式选角,看谁到底适合扮演什么角色——牦牛、藏野驴、藏羚羊、兔子、黑颈鹤还是赤麻鸭?这是《高原上的精灵》初排现场的生动一幕。作为西藏首部原创儿童音乐剧,每一个动作、每一次清唱,都经过创作团队的层层打磨,力求最完美的舞台呈现。《高原上的精灵》以

    2025-04-19 19:54:00
  • 大田:“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4月10日讯 (记者 王帅 通讯员 樊晓文 文/图)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展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的丰硕成果,近日,由大田县华兴镇人民政府主办、省美术家协会青年艺委会、县美术家协会协办的“和美乡村 多彩华兴”写生创作活动在仙峰村、昆山村等特色村落火热开展。来自省、县

    2025-04-10 11:44:00
  • 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取得河道径流串联取水生态堰专利,有助于解决上游水库淤积后无法取水的问题

    金融界2025年4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河道径流串联取水生态堰”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22701104 U,申请日期为2024年6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道径流串联取水生态堰,包括堰体,所述堰体内靠近上游水流一侧的

    2025-04-02 15:23:00
  • 没有墓碑,别样思念

    思念不拘泥于墓碑。近年来,花坛葬、树葬等生态葬法的公众接受度越来越高,广州生态安葬率已达90%。近日,广州举办多场生态安葬集中祭扫活动,缅怀逝者。4月13日,广州市银河革命公墓在生态葬区举办花坛葬安放暨集中祭扫仪式。23位逝者的骨灰在亲属的见证下,通过环保可降解骨灰盅安放于花坛葬区,与鲜花、泥土融为

    2025-04-14 10:15:00
  • 停伐10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三重转变

     《内蒙古日报》(2025年4月5日1版)。地处祖国最北端,内蒙古大兴安岭的春来得晚一些。4月初,莽莽群山中,遮天蔽日的森林还覆盖着积雪,交错纵横的河流还在封冻。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10.67万平方公里的生态功能区与亚马孙热带雨林同被誉为“地球之肺”。它维系着黑龙江、嫩

    2025-04-05 13:06:00
  • 三年时光,211户789人成功切换了“人生坐标”

    近年来,靖远县坚持把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和美乡村建设相结合,高站位谋划,全方位推进,以“强力完成任务、推动拆旧复垦、加强后续扶持、做好任务衔接”为目标,累计惠及群众789人。搬迁群众不仅告别了“穷窝窝”,更依托产业扶持与政策保障,实现了安居乐业。走进靖

    2025-04-17 0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