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打开切入口、发出动员令。时至今日,中央八项规定深刻改变了中国,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作风建设的显著成效为新时代伟大实践保驾护航。新征程上,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学习教育为契机继续擦亮中央八项规定这张管党治党的“金色名片”,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作风保障。

2025年4月3日《羊城晚报》A7理论班

从历史维度看

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是

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史的时代续篇

坚持作风正党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程凝练出的经验智慧,也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原因。

革命战争时期,党一直将作风建设作为克敌制胜的法宝。在部队建设中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体现了人民军队的立场本色和优良作风。在根据地建设中,苏区干部凭借“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的好作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在抗日战争的关键时刻,为从根源上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党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连续创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文章,深化了全党上下对作风建设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党的七大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要有“进京赶考”的清醒认识,强调“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正是由于党把作风建设贯穿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全过程,最终依靠“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作风建设迎来新挑战。针对党内骄傲情绪和官僚主义蔓延问题,中央于1950、1951年先后开展了整风和整党运动,改进作风的同时巩固了新生政权,推进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利益的诱惑、价值观念的碰撞对作风建设造成巨大冲击。为此,陈云提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著名论断,邓小平作出“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的告诫,全党开展了以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为主要任务的全面整党。新世纪前后,全党接续开展了“三讲”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等,进一步纯洁了思想作风,保证了党的事业顺利向前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上率下推动全党作风建设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中央八项规定作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性成就之一,写入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中央八项规定已不仅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安排,更成为党的作风建设的代名词。

从理论维度看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论述是

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新篇

加强作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要求,恩格斯在讨论党的建设的书信中、列宁在执政党作风建设思想中均有所提及。中国共产党的历届领导人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和时代特点,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共同构成了我们党特有的作风建设话语体系。

毛泽东首次提出“党风”的概念,并在《整顿党的作风》中阐述了党风的含义,明确“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指出,“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此后,党在作风建设中愈发重视制度化探索。江泽民提出党风建设“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原则,对新世纪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胡锦涛指出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党群关系问题,强调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作风建设的继承性和延续性,提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重大命题,推动党的作风建设理论不断完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理念,深化了对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在定位方面,明确八项规定是“切入口和动员令”,是解决“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问题的突破口,是“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在对象方面,要求“中央政治局带头围绕落实八项规定进行对照检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在目的方面,强调出台八项规定是为了“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期限方面,指出“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在风腐同查同治方面,阐明之所以从八项规定入手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因为‘四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是腐败滋生的温床”。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持续筑牢中央八项规定堤坝、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现实维度看

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为新时代伟大变革提供了坚强保障

作为党的十八大后制定的首部党内重要法规,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拉开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改进作风的序幕。整篇规定600余字,但微言大义、字字着实,涉及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8个方面,直击作风顽疾、划定纪律红线。规定从解决党风具体问题着手,以小切口打开大局面,彰显出“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治党智慧。

针对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2017年10月27日和2022年10月25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的首次会议均将审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作为重要议程。重大时间节点对中央八项规定进行再细化再部署,驳斥了全面从严治党“差不多、喘口气、歇歇脚”的错误想法,释放出将作风建设进行到底的坚定信号。

为打好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的攻坚战和持久战,党中央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体抓。相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集中整治党风、净化政治生态,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化作自觉行动。修订《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将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要求转化为纪律条款,融入党内政治生活。各地区各部门根据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联系服务群众、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制定和修订了一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抓作风从严的要求延伸到了法规制度层面。不仅如此,中央在监督八项规定贯彻落实的过程中,还综合运用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等方法,全面查找问题、深挖细挖病灶。自2013年起,中纪委每月公布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统计数据,起到了强有力的警示和震慑作用。

在锲而不舍的推动下,中央八项规定深刻改变了全党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风气被坚决抵制;党员干部从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以改革创新精神、务实清廉作风投入强国建设;调研中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成为常态,“四不两直”的方式使得情况摸得更透、问题抓得更准、建议提得更实;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得以构建,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共同发力,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不断向前。据2024年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94.9%的受访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成效表示肯定。现实已经证明,中央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塑造的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为新时代伟大变革提供了重要保障。

文| 安娜

作者简介:安娜,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科研处(文献编研处)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