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织密果园防灾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6:46:00
静宁县作为为全国“苹果之乡”,果园种植面积达百万亩,苹果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固支柱。然而,春季频发的低温冻害等极端天气,为静宁县的果园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保障果农利益、稳固特色产业发展根基,静宁县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汇聚多方力量,成功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果园防灾减灾体系,为当地苹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技术推广是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关键。静宁县积极组织各类技术培训活动,邀请林果业技术人员深入果园一线,面对面地向果农传授防灾减灾技术。在李店镇薛胡村的果园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县林草局技术人员温有福正耐心细致地指导果农进行防冻液的涂抹、熏烟桶的安装使用以及保温膜的搭建。

温有福强调:“我们通过多年研究发现,在倒春寒来临前,采用树干涂白、喷施防冻液、果园熏烟等措施,能够使果树受冻率降低30%至50%。同时,我们还推广了果园生草、覆草等技术,这些不仅能改善果园生态环境,还能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果树的抗逆性。”
为确保防灾减灾技术能够真正落地生根,静宁县建立了“专家+技术人员+示范户”的三级技术服务体系,组织100余名技术人员分片包干,深入果园进行一对一的精准指导。同时,利用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定期发布防灾减灾技术要点和气象预警信息,确保果农能够第一时间获取相关知识。
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静宁县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在重点果园区域,配备了防冻风机、熏烟桶等设备,为应对低温冻害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为了有效降低冰雹对果实和果树的损害,静宁县还组织果农大规模铺设防雹网,目前全县的防雹网覆盖面积已超过20万亩。此外,静宁县还大力完善果园的灌溉排水系统,新建和改造排水渠道300余公里,安装智能灌溉设备5000余套,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的目标,显著提升了果园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
目前,静宁县已经成功构建起一个“硬件防护+技术支撑+应急保障”的综合防灾体系,并扩大果园保险覆盖范围,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静宁县果园防灾减灾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下一步,静宁县将持续优化防灾减灾措施,不断探索和创新防灾减灾的新模式,为果园的安全生产和果农的稳定增收提供坚实的保障,让苹果真正成为果农们的“甜蜜果”“致富果”。(记者 李艳艳)
相关文章
-
静宁:织密果园防灾网
静宁县作为为全国“苹果之乡”,果园种植面积达百万亩,苹果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固支柱。然而,春季频发的低温冻害等极端天气,为静宁县的果园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保障果农利益、稳固特色产业发展根基,静宁县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汇聚多方力量,成功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果园防灾减灾体系,
-
历时四年攻关 “储龙105”背后藏着哪些世界级难题?
记者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获悉,我国自主研制、全球最大105兆瓦2极高速大容量同步电动发电机——“储龙105” 日前通过评审,产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长时间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在没有成熟行业标准与技术借鉴的情况下,我国科研团队历时四年攻关,成功研
-
贵阳高新区企业中南交科跑出创新“加速度”
2024年,贵州中南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南交科”)以创新为引擎、以市场为导向,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答卷: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18亿元、中标项目277个、新增知识产权63项……一组组数据见证了中南交科在智慧交通赛道上跑出的“加速度”。在交通强国战略的生动实践中,中南交科以创新为内核、以保护为基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诞生!优必选助力天工机器人创造历史
来源:杨剑勇4 月 19 日,北京经开区国家信创园见证了历史性一刻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在此诞生,由优必选作为发起单位和总经理单位的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天工 Ultra率先撞线,以 2 时 40 分 42 秒的优异成绩跑完 21.0975 公里,勇夺冠军。2
-
【“羚”跑新赛道】③ 森朗生物:以创新“细胞密码” 解锁生命健康新图景
将显微镜下的"微战场",转化为生物医药的竞技场。《"羚"跑新赛道》今天带您走进一家瞪羚企业——河北森朗生物,看企业如何以硬核科技打破国际垄断,打造生物医药领域高效转化的标杆。显微镜下,一队T细胞(淋巴细胞)化身"智能猎手",以纳米级的精度开始围剿癌细胞,锁定、包围、爆破。纳米级的精度来自于"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