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四年攻关 “储龙105”背后藏着哪些世界级难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07:22:00
记者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获悉,我国自主研制、全球最大105兆瓦2极高速大容量同步电动发电机——“储龙105” 日前通过评审,产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长时间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在没有成熟行业标准与技术借鉴的情况下,我国科研团队历时四年攻关,成功研制全球最大105兆瓦高速电机。技术突破背后藏着哪些世界级难题?

在卧龙电气南阳防爆集团生产车间,直径3米、重量超200吨的“储龙105”电机雏形初现。据项目负责人介绍,两极高速电机的核心难点在于“高度系统集成”,相当于在同一台设备内实现“动力引擎”与“发电心脏”的完美协同。

卧龙电气南阳防爆集团重机公司总经理 李广顺:电机在这么小的体积之内又集成了这么多功能,这里边有很多的工艺创新,比如15.75千伏防电晕和全海拔覆盖情况下的绝缘技术。
在定子线圈自动化产线,机械臂正以0.01毫米精度缠绕绝缘材料,这套自主研发的数字仿生系统,将线圈一致性误差控制在万分之三以内。
压缩空气储能的电动机运行需要每天都启停一次,全生命周期启停次数达到2万次,对电机的寿命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雪辉:机组每天温度冷热交替,所以采用单根线棒绝缘技术,使得在运行工况能有一定的伸缩余量,端部是一个柔性支撑的结构,确保冷热交替下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总装车间,全球最大的高速动平衡测试平台正在运转。通过全流程精度控制,“储龙105”的振动指标较国标严格3倍,达到航空级精密设备标准。

张雪辉:在最后的测试装配环节,通过高速动平衡把精度进一步提高,实现振动指标达到了很好的水平。
我国压缩空气储能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作为抽水蓄能之外最成熟的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正迎来产业化爆发期。我国在建项目超10个、规划装机突破10GW,技术与工程应用已全面领跑全球。
在河南信阳,首个以山体平洞作为人造储气库的300MW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人工硐室已开挖过半。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建成10兆瓦级、100兆瓦级、300兆瓦级三代示范项目十个以上,形成“研发-示范-规模化”的完整技术链条。

中关村储能产业与技术联盟理事长 陈海生:我国压缩空气储能在过去十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压缩空气储能从技术上已经实现了从100兆瓦到300兆瓦的跨越。
《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5》显示,2024年全球新型储能装机165.4吉瓦,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达到43.7吉瓦,其中压缩空气储能因长寿命、高安全性成为电网级储能首选方案。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 宋晓刚:压缩空气储能发电的效率、经济性有独特的优势。对于中国来讲,市场潜力巨大。
压缩空气储能纳入“十四五”新型储能重点发展方向,多地出台专项补贴政策。业内预计,到2030年我国压缩空气储能装机将突破50GW,年减排二氧化碳超2亿吨,相当于关停60座百万千瓦级燃煤电厂,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坚实保障。
(总台央视记者 朱江 张伟 河南台)
责任编辑:程程
相关文章
-
历时四年攻关 “储龙105”背后藏着哪些世界级难题?
记者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获悉,我国自主研制、全球最大105兆瓦2极高速大容量同步电动发电机——“储龙105” 日前通过评审,产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长时间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在没有成熟行业标准与技术借鉴的情况下,我国科研团队历时四年攻关,成功研
-
专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与东盟合作的发展动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 实习生温柠宁 广州报道“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大国,曾主导1945年国际贸易秩序构建并承担了全球公共产品供给责任,现在美国‘拖不动了’要卸掉其承担的部分国际责任。这种颠覆现有世界贸易秩序的行为会造成国际秩序的极大混乱。对此,中国继续推动全球化和区域全方位合作。中国-东盟自贸区3
-
贵阳高新区企业中南交科跑出创新“加速度”
2024年,贵州中南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南交科”)以创新为引擎、以市场为导向,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答卷: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18亿元、中标项目277个、新增知识产权63项……一组组数据见证了中南交科在智慧交通赛道上跑出的“加速度”。在交通强国战略的生动实践中,中南交科以创新为内核、以保护为基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诞生!优必选助力天工机器人创造历史
来源:杨剑勇4 月 19 日,北京经开区国家信创园见证了历史性一刻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在此诞生,由优必选作为发起单位和总经理单位的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天工 Ultra率先撞线,以 2 时 40 分 42 秒的优异成绩跑完 21.0975 公里,勇夺冠军。2
-
【“羚”跑新赛道】③ 森朗生物:以创新“细胞密码” 解锁生命健康新图景
将显微镜下的"微战场",转化为生物医药的竞技场。《"羚"跑新赛道》今天带您走进一家瞪羚企业——河北森朗生物,看企业如何以硬核科技打破国际垄断,打造生物医药领域高效转化的标杆。显微镜下,一队T细胞(淋巴细胞)化身"智能猎手",以纳米级的精度开始围剿癌细胞,锁定、包围、爆破。纳米级的精度来自于"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