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镇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_文旅资讯】

暮春时节的梦溪园墨香氤氲,4月15日下午,“以诗会友 声动园林”主题活动在梦溪园生动开展。这场融合诗教与科技的沉浸式研学,标志着镇江博物馆“梦溪问学”考古文博研学基地再次启航,通过活化利用世界文化遗产《梦溪笔谈》,打造集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教育实践于一体的创新平台。

中国楹联学会专家朱思丞以诗词中的科学密码为主题,揭示古代科学家、艺术家的跨界思维。现场同步进行的活字印刷工坊,让青少年亲手排版沈括诗词,在凸版与墨香中触摸古代科技。“这种将典籍活化、让知识触手可及的体验,正是我们建设研学基地的初衷。”活动负责人介绍道。

在沈括故居,“声动园林”现场,在小朋友的朗诵声里,观众仿佛穿越千年,置身沈括笔下的这种将古典诗词格律与当代生活场景相融合的创作方式,生动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梦溪问学”基地已与江苏科技大学等建立战略合作,未来将推出考古工地开放日、文物美术衍生创作等系列课程。“我们将持续深化‘遗址+研学+数字’模式,让千年园林成为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实验室。”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随着首批青年文博志愿者入驻,基地还将开发志愿者风采展示活动。

这座承载《梦溪笔谈》千年智慧的园林,正通过现代研学体系的构建,将沈括“格物致知”的精神转化为可体验的文化实践,为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探索出一条文脉绵延的创新之路。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