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傅容容 通讯员 李纯)春光明媚的假期,三五好友相约来到公园里、河堤旁,搭起天幕或帐篷,架起露营桌椅,摆上自制三明治、沙拉、卤味和蛋糕,一边欣赏自然风景,一边品尝美味佳肴,别提多惬意了。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梁珍玲提示,春季露营野餐看似惬意,背后却隐藏着“病从口入”的风险。

“进入春季,气温回升,中午的温度甚至可升至近30℃,正是细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繁殖的温床。”梁珍玲介绍,食物在户外2小时以上就可能变质,奶制品(蛋糕、酸奶)、肉类(卤味、三明治夹心)、切块水果等易腐食物变质的风险最高;另外,野餐时生熟食物混放、未洗净的餐具或野餐布都可能沾染致病菌,稍有不慎可引起呕吐、腹泻、发热等急性胃肠炎症状。

野餐时如何安全饮食,下面这份“避坑”指南请查收:

1.低温保存:

用保温袋+冰袋(至少2个)冷藏易腐食物,温度保持在4℃以下。

饮料和食物分开放置,避免反复开合保温袋导致升温。

2.现做现吃:

三明治、饭团等即食食物出发前2小时内制作,避免夹生菜、蛋黄酱等易变质配料。

水果建议清洗后,现场切块。

3.彻底加热:

肉类、海鲜等必须彻底加热(中心温度≥70℃),烤串类需避免“外焦里生”。

剩余熟食若未及时冷藏,超过1小时就应丢弃。

4.清洁防护:

携带消毒湿巾或免洗洗手液,进食前清洁双手。使用密封容器分装食物,避免苍蝇、蚂蚁污染。

梁珍玲特别提醒:这些食物野餐慎带。

1.半熟溏心蛋、生鱼片等生食。

2.含奶油/乳酪的甜品(除非全程冷藏)。

3.已切开未密封的西瓜、哈密瓜。

“除此之外,下面这些也是外出野餐常见的误区。”梁珍玲介绍,很多人认为“水果切开放保鲜盒就安全”,其实不然,切开的果蔬更易滋生细菌,建议带完整水果现场剥皮;老年人常常认为“食物闻着没怪味就能吃”,殊不知,某些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不会明显改变食物气味;“野餐吃不完的食物带回家放冰箱也不会坏”也并非如此,因为已暴露在外的食物即使冷藏也可能残留毒素,建议直接舍弃。

梁珍玲提醒,市民如果在野餐后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应立即停止进食,少量多次补充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脱水;呕吐严重时应禁食;若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便血、高烧,需及时就医。

野餐的快乐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提前规划菜单、合理保存食物,才能让春日聚会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