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山街小军山开展文明祭祀宣传 党员带头倡树绿色新风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4:45: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肖紫依)4月1日,武汉经开区军山街小军山社区以“文明祭祀·绿色清明”为主题,组织党员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开展多层次、立体化宣传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发力,引导居民践行低碳环保理念,弘扬文明祭祀新风。

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讲解文明祭祀政策。通讯员供图
活动中,社区老党员肖金泉主动亮身份、当先锋,手持宣传单,向居民讲解文明祭祀政策。他结合自身经历,用方言土话分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绿色方式,号召大家摒弃焚烧陋习。“我是党员,带头移风易俗是责任!”肖金泉朴实的话语感染了许多居民。这位七旬老人还协助社区悬挂宣传横幅,以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担当。
在逐栋发放《文明祭祀倡议书》的行动中,社区工作者创新采用“走格子、拉家常”模式,将网格划分为责任区,结合家庭故事向居民讲解防火安全与环保意义。针对年轻群体,线上网格群同步推送“云祭扫”操作指南、微视频《文明祭祀,让清明更“清明”》等新媒体内容,吸引200余人次参与讨论。居民李女士点赞道:“既有面对面暖心提醒,又有线上科普,这样的宣传我们听得进、记得住!”
活动当日累计发放宣传资料80余份,覆盖居民300余人次。社区负责人表示,此次宣传活动不仅营造了平安清明的浓厚氛围,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动能。社区也将持续发挥“党建+网格”优势,通过榜样引领、邻里带动等方式,推动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让文明新风在传统节日中焕发新活力。
相关文章
-
清明前后的甘蔗“毒过蛇”?专家辟谣:元凶是霉菌
甘蔗清甜多汁、爽口解渴,不少人都非常爱吃。然而,有关“清明蔗,毒过蛇”的说法最近却在网上流传,引发了不少网友担忧。许多网友表示“家里老人说清明节不能吃甘蔗,因为‘清明蔗,毒过蛇’”“清明节的甘蔗吃了会要人命”。这些说法都是真的吗?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高三基:“清明蔗,毒过蛇”
-
折柳寄清明·念旧意难平 35丨折柳寄长思:戍边魂 春泥情
清明时节,细雨如丝。我漫步于兰州市华林山烈士陵园,望着碑林间飘摇的柳枝,恍惚间,五年前那场边防战斗的回响穿透岁月的烟尘,与清明时节的雨滴一同敲打着我的脊梁。这里长眠着一位戍边烈士——陈红军。他的墓碑并不显眼,青灰色的石板上仅刻着寥寥几行字:“1987-2020,陈红军烈士”。当我轻轻拂去碑前新落的柳
-
清明踏青好去处 新平磨盘山赏春正当时
【来源:昆明信息港_云南】清明时节,春意盎然,正是踏青赏景的好时机。新平县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是假期踏青赏春的好地方。走进新平县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公园内的马缨花、含笑花、马醉木花相继开放,与苍翠的原始森林相映成趣。登高远眺,云海翻腾,宛如仙境。漫步林间,溪水潺潺,
-
2025年清明档新片票房破1亿元,排名TOP3
来源:央视财经【#清明档新片票房破1亿元##清明档新片票房TOP3#】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4月4日12时26分,2025年清明档新片(含重映)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1亿元,影片《不说话的爱》《我的世界大电影》《向阳·花》位列前三。
-
新民节气·清明|清明的风,为什么最适合放风筝?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明时节,上海的郊野天空,飘起星星点点的“鹞子”,城隍庙的老铺子里竹骨绢面的风筝也挂满了橱窗。清明放风筝的习俗,老底子上海人估计是再熟悉不过,可是若要问起“鹞子为什么非得清明放?”“一根风筝线怎么从战场‘飘’进弄堂?”恐怕多数人要愣一愣。于是,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