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修文县第三小学开展“博物贵州·多彩家园”研学活动,397名学生走进贵州省博物馆和贵州地质博物馆,感受贵州的人文与地质之美。

在贵州省博物馆,学生们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贵州文明之旅。一号展厅,从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到新石器时代的磨制工具,学生们震惊贵州先民的生存技艺。二号展厅,在泛蓝的战国青铜器、锈迹斑斑的铁器面前,大家看到了华夏文明在贵州的缩影。三号展厅,同学们从秦汉郡县制到明清“改土归流”,了解到贵州的历史变化。

在贵州地质博物馆,学生们从科学视角探索大地形成的奥秘。关岭海百合、贵州龙化石、2亿年前古特提斯洋生命图景,展示了贵州史前文明状况。喀斯特地貌动态模型、溶洞形成模拟实验,瀑布、峰林、天生桥的形成,学生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地质科学的魅力。在“富饶贵州厅”,陈列的磷矿、水晶、辰砂标本,贵州“矿产王国”的丰饶深深刻在同学们的脑海里,在“奋进贵州厅”,学生们认真观察地质勘探设备、细读地质工作者事迹,感悟“找矿报国”的情怀。

本次研学活动,学生们认真拍照,专心记录,仔细询问,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之中。特别在修文阳明洞实体再现、王阳明描写谷堡天生桥的诗句面前,大家倍感自豪。

特约通讯员 杨齐心

贵州教育报记者 刘小钰

编辑 陈茜茜

二审 贺韬

三审 刘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