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调查研究这座“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4:14:00
邱维锦
调查研究就像一座桥,既连着问题与决策,也连着党心与民心,不仅是党员干部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也是锤炼党性、改进作风的实践熔炉。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党员干部更应搭好调查研究这座“桥”,多到基层一线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干出实效,以更加优良的作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调研如镜,作风显形。实践充分证明,党员干部作风越实,调研越透,决策越准,服务群众的成效越好。反之,若疏于调查研究,则难免导致政策与民意脱节、决策与实情背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质上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忽视了“沉下去”,一线实践中的难点痛点堵点将难以精准掌握,基层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也无法及时触及,最终“闭门造车”的决策成了失策,“机械执行”的履责更显失责。对党员干部来说,改进调查研究不是作风建设的“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是履职尽责的“备选方案”而是“必由之路”。
坐在办公室里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当然,到基层的心诚不诚、工作实不实,群众明若观火。唯有身入心入情入,才能真正发现“隐藏在水面下的冰山”。若带着“官架子”下乡,看到的只能是“滤镜”“美颜”“盆景”;放下身段坐上群众的炕头拉家常、问冷暖,才能听到“带着露珠”的民情民声。党员干部须把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作为改进作风的切入口,把基层一线作为主阵地,换下西装穿便装,脱下皮鞋换布鞋,摘下“官帽”戴“草帽”,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工厂车间,察实情、谋实事、求实效,从而彻底远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的温床。
调查研究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目的。调查研究搞得行不行、好不好,关键在于调研成果是否充分运用、问题症结是否成功解决。党员干部当以脚下沾泥的笃实、“解剖麻雀”的细致、久久为功的坚韧,将一项项调研成果转化为一件件惠民成效,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当“打卡式”“表演式”调研失去生存土壤,当“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的套路彻底退场,当“拜群众为师、向群众请教”“真找问题、找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的调研蔚然成风,新时代的干群连心桥自然会在泥土芬芳中拔地而起。
相关文章
-
用好调查研究这座“桥”
邱维锦调查研究就像一座桥,既连着问题与决策,也连着党心与民心,不仅是党员干部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也是锤炼党性、改进作风的实践熔炉。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党员干部更应搭好调查研究这座“桥”,多到基层一线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干出实效,以更
-
共探代表履职“金钥匙”!四川省人大代表工作会议召开
4月23日,为更好推动代表依法履职、发挥作用,来自成都市、南充市、攀枝花市、泸州市等地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实地调研考察了南充市代表建议办理、代表小组活动和代表之家融合发展、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项目等。当天,四川省人大代表工作会议在南充市召开,会议学习贯彻新修改的代表法。会上,南充、成都、攀枝花、泸
-
法治税收润民心 公平春风暖企业
为全面贯彻第34个税收宣传月“法治・税收・公平”主题,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税法遵从度,近日,国家税务总局鞍山经济开发区税务局组织业务骨干走进二台子村,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税惠政策与企业纳税合规管理工作指引宣传活动,将税收政策的“春风”吹进基层社区,吹暖群众心田。活动现场,
-
“后院和角落”见真章
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把“改进调查研究”摆在第一位。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
-
民乐县民联镇:植树添新绿 和美乡村“靓”起来
近期,为进一步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打造更加宜居的环境,民联镇积极组织干部群众开展植树添绿工作,进一步提升绿化覆盖率,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助力和美乡村建设。活动过程中,大家热情高涨、干劲十足,挥锹铲土、扶苗填坑、踏夯土……有条不紊地完成每道工序,齐心协力种下一棵棵希望之树。微风拂过,一棵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