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在贵安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内,贵州华永鑫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的注塑车间正奏响智能制造的交响曲。机械臂不停在车间划出优美的弧线,智能检测设备闪烁着幽蓝的指示灯,刚下线的智能钥匙外壳3.0在传送带上列队前行。

操作工王文梅熟练地将主板、芯片、电池等核心部件嵌入壳体,“清明假期回来,我们又开始加班加点干活了。”王文梅说现在她们每班能完成2000套产品组装,效率比去年提升15%。

贵州华永鑫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组装车钥匙。

这是华永鑫2025年开年即冲刺的真实写照。作为深耕汽车智能钥匙领域9年的企业,一季度逆势交出了销售额835万元,同比增长10%的成绩单。

眼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激烈竞争的背景下,这份答卷背后藏着怎样的创新密码?

在公司新引进设备旁,技术经理徐泽佳正在调试全自动装配线。“这是我们今年投入60万元引进精密注塑设备。”他指着一台正在运转注塑设备介绍起来,“这台设备能实现0.01毫米精度,能够满足车企对钥匙外观的定制化需求。”

贵州华永鑫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技术经理徐泽佳正在调整设计图。

透过货架,经过15道工序的钥匙成品,在LED光源下流转着金属质感的光泽。

在公司的研发中心,10余项实用专利证书格外醒目。“这些都是我们突围市场的利器。”董事长陈新志拿起最新研发的钥匙样机,“相比传统车钥匙,这款新能源汽车的钥匙不仅在外观上有所不同,还在技术原理上藏着很多门道。”

贵州华永鑫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组装车钥匙。

陈新志告诉记者,新研发的汽车钥匙在定位精度提升到厘米级,在供电与续航实现了很大的突破。说话间,陈新志翻出了样机在模拟环境中准确识别出3米外的车辆,自动解锁车门并启动座舱预热功能的视频。

生产计划部的白板上显示,当前订单排期已到第三季度。在忙碌的包装区,今年新入职员工刘将英正在用专用设备检测钥匙信号强度。“公司今年新增10多个岗位,像我这样附近的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刘将英边说边向记者展示着检测数据,“每把钥匙都要经过96小时环境模拟测试,在零下40摄氏度到85摄氏度的温度下都能扛得住。”

贵州华永鑫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以前我们做的半成品多、成品少,现在我们通过技术创新、设计严谨让更多成品走向客户手中。”陈新志望着规划中的喷涂生产线感慨道,未来华永鑫不仅要做好车钥匙,更要打造智能钥匙的产业生态。

如今,能够同时制造40种品类钥匙的华永鑫即将装载着贵安“智”造的智能车钥匙,开启通往汽车产业链的新征程。在产业变革的浪潮中,像华永鑫这样以科技突围的企业,正在书写着贵安“智”造的新篇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丁亚

编辑 文丹

二审 金忠秀

三审 王鲁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