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记者实拍 欧洲公众齐呼 深圳“剧透”未来50年

(点击查看视频↑)

当德国SAT1电视台记者奥尔凯·厄兹德米尔在深圳的便利店用手掌完成支付时,这位探访过25国的资深国际记者或许未曾料到,这个“寻常动作”竟在海外社交平台上成为现象级传播——其发布在Instagram的深圳之行预告片收获了超过120万的观看量。“这就是我们50年后的生活吗?”德国主持人发出感叹!奥尔凯让德国观众看到,“未来”,在深圳已提前登陆!



奥尔凯在深圳体验了啥?



奥尔凯·厄兹德米尔 (Olcay Özdemir)是德国知名记者和电视制片人,他这次深圳之行被制作成了长达10分钟的报道,分上下两期播出。


在奥尔凯的其中一条视频报道中,他为德国观众呈现的深圳“未来三幕剧”分别是“天空外卖员”“马路上的‘阿尔法狗’”,还有“手掌里的银行”。


"这杯西瓜汁坐了趟直升机!"在深圳CBD公园里,奥尔凯看着无人机载着他点的西瓜汁稳稳地飞来:“从下单到降落只用了10分钟,快递员都做不到这么快!”


奥尔凯,你知道吗,深圳天空每天有数以千计架次的外卖无人机,相当于给整座城市装了“空中外卖轨道”。



“这比人类司机更果断!”奥尔凯乘坐的自动驾驶出租车突然遭遇加塞,系统瞬间完成刹车避让。有德国朋友幽默了一把:“这辆车的反应速度比人靠谱了,毕竟德国人踩刹车前还要骂句脏话。”



在深圳的一间便利店里,奥尔凯做了个让欧洲观众惊掉下巴的动作——抬手一扫,买单了!他晃着自己右手对镜头展示,很难相信这是晃晃手就能完成的事。这段视频在海外社交媒体Instagram上狂揽120万次的播放量,网友神回复:"建议小偷改行美甲师,毕竟偷手掌可比偷钱包难多了!"



深圳启示:科技让人活得更带劲儿


深圳的“未来感”不止于硬件。视频里,奥尔凯的镜头捕捉到更具启示性的细节:当他走进地铁站,AI摄像头正通过热力图监测人流密度,自动调度清洁人员;街边垃圾桶的传感器在垃圾满溢前便发出清运指令;甚至公共厕所也变身“健康哨站”,如厕后扫码即可获取多项生理指标分析。科技在这里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重塑生活方式的友好伙伴。


直新闻注意到,奥尔凯在视频中询问了市民对数据收集或者人工智能替代工作的一些想法。奥尔凯看到,深圳人欣然拥抱新技术,并享受着技术变革带来的生活,“这座城市用极致便利化解隐私焦虑”——相信这也能让德国有所启发。


奥尔凯不是第一个在深圳实地感受科技改变生活的老外。随着海外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到深圳乃至全中国的便利化生活,相信也会慢慢品出藏在深圳科技里的东方哲学,比如新增无人驾驶出租车,就需要配套培训远程安全员;无人机配送节省人力,却需要新型运维岗位——科技消灭旧岗位的同时,正创造着更具竞争力的新职业。


深圳并非真的在2075年,但这座城市用热气腾腾的生活向奥尔凯还有德国观众展示了未来的可能性:原来真正的黑科技,是让每个普通人活得比科幻片更带劲!



作者丨黄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