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观察 | 内蒙古突破奶牛育种关键技术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6 04:44:46
近日,由呼和浩特市高新技术企业内蒙古赛科星家畜种业与繁育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科星”)牵头实施的自治区“揭榜挂帅”项目——“高端奶牛种源挖掘及高效繁育关键技术创新”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项目团队研发出OPU-IVF-ICSI奶牛种用胚胎与高产奶牛性控胚胎生产关键技术2项,并创新开发性控精液微胶囊新产品1项,项目实施期间培育出53头符合国家标准的顶级种牛,标志着我国在奶牛种源自主可控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据了解,随着我国乳品加工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奶牛养殖规模的持续扩大,对高端奶牛种源的需求日益迫切。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奶牛种业面临着高端种源匮乏、高效育种繁殖核心技术薄弱等瓶颈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奶牛种业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乳品加工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赛科星充分发挥其在奶牛种业领域的领先地位,作为“揭榜挂帅”项目的出题方,联合内蒙古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形成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新机制。项目团队汇聚25名行业精英,紧密围绕国家与内蒙古“种业振兴”战略目标,深入挖掘奶牛种质资源,致力于培育世界顶级奶牛种公牛。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12月公布的GTPI(综合育种值)成绩中,赛科星共有37头公牛进入全国国际注册公牛前100名排名,占比高达37%。排名前20的种牛中,赛科星培育的种公牛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占比50%。
赛科星研究院院长、项目负责人李喜和介绍,该项目围绕奶牛种用胚胎与性控精液新产品生产关键技术开发、干细胞基因编辑生物育种等多个前沿课题,通过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以“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全力打破行业技术壁垒。目前,项目已累计推广应用胶囊性控精液新产品3278剂,奶牛性控精液推广量更是高达93万剂。这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预计可繁育良种后代41万头,为相关产业新增产值6亿元。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自治区奶牛养殖与乳品加工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将为推动我国奶牛种业的国际化进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内蒙古日报
编辑/何海潮
审核/柏冬雪
终审/张琛熙
相关文章
-
泰宁:深耕育人沃土 为非遗传承培养师资力量
【来源:微泰宁】非遗进校园,既是传承文明的“根脉工程”,更是立德树人的“灵魂工程”。为弘扬本土优秀传统文化,4月17日,由泰宁县文旅局与教育局联合举办的梅林戏、上青古乐、泰宁山歌专题培训班正式开班。全县各中小学的音乐教师汇聚一堂,共同开启传统文化研习之旅。此次培训班采用 “理论 + 实践” 双轨并行
-
注意!明天通州部分道路临时管制——
【来源:通州融媒】通州融媒(微信号:bj-tzrm)记者了解到:明天(4月19日周六)7时30分,2025北京城市副中心马拉松将鸣枪开跑。为保障比赛顺利进行及比赛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9条之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对部分道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具体公告如下↓
-
孝昌:沃野春耕忙 土地“种”出致富新希望
春回大地,农事渐忙。随着气温不断攀升,孝昌县的农户们纷纷抓住大好时机,运用现代化播种设备,热火朝天地开展春耕育苗工作。在广袤无垠的田野上,一幅充满希望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走进孝昌县邹岗镇周兴村的种植基地,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旋耕机翻起层层沃土,精量播种机紧随其后,一粒粒种子被精准植入田间,现代农业
-
水知识进校园公益活动走进鹰潭市第九小学(图)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洪彤报道:为增强青少年健康饮水意识、传播节水理念,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携手润田翠持续开展“健康饮水我知道”水知识进校园公益活动。活动通过专家科普课堂、趣味互动问答及企业公益赠水等形式,将节水护水理念融入校园教育,助力培养青少年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4月2日,活动
-
“五一”假期去哪还没定?来山东体验一场国际风筝节
还有不到两周时间,就将迎来“五一”假期,您有出游计划吗?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境内游预订人次大幅上涨,其中,自驾游、自由行、跟团游等打包旅游产品的预订人次增长尤为显著。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对于5天假期,游客倾向于预订国内长线游和出境短线游的行程,截至目前“五一”期间最新预订人次占比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