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梅州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在梅州世界客商中心召开,研究部署梅州市文化旅游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建设旅游强市,加快打造具有世界知名度、在全球客家人中具有感召力的“世界客家文化名城”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名城”,以文旅高质量发展助力梅州现代化建设。

“加快打造以兴宁市、五华县为核心的文体康养休闲区。”梅州市委主要领导提及,要推动“文旅+赛事”融合,加强职业足球赛事资源和旅游景区的组合营销,推出以中超球赛、非遗美食等为核心内容的两日游、三日游主题旅游精品线路,破解“二次消费”能力不强等问题,以“一场球”“一次赛”激活一座城。

作为梅州苏区融湾的桥头堡,五华县紧扣“足球+文旅”,打造中国足球文化旅游新高地,文旅发展新动能不断被激活。五华县委副书记、县长丘炀表示,五华将围绕“球王故里·活力五华”的文旅发展定位,深度挖掘、全面展现客家文化的美食、山歌、民居、民俗等魅力和韵味,写好“足球+”文章,促进农文旅、体育竞技、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全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休闲目的地。

会议现场,全市10个重点文旅项目签约。其中,五华县华丽鑫文旅项目计划总投资1.8亿元,建成投产后预计年接待旅客3万人次,年营业额4000万元,年税收120万元。

看球踢球到中国五华!图为五华奥体中心惠堂体育场。受访者供图

聚力打造文体康养休闲区

3月29日,中超第3轮,梅州客家主场迎战山东泰山。五华奥体中心惠堂体育场外人头攒动。“没想到凭高铁票、球票就能免费搭车,真是太贴心了。”来自广州的王先生不仅想一睹杨超声、罗德里格的过人球技,还准备吃一顿五华鱼生、酿豆腐、菩米宴,再品一品长乐烧酒的滋味。

五华足球文化底蕴深厚、足球人才辈出、群众基础坚实,球王李惠堂已成为五华对外宣传推介的亮丽名片。近年来,五华县持续开展“一场球激活一座城”“看球踢球到中国五华”等系列活动,创设“中超+鱼生”“中超+菩米”“球票+景区”“球票+餐饮”“球票+酒店”优惠活动等消费场景,擦亮“足球之乡”金字招牌。“一场球激活一座城”系列活动入选全省文旅促消费优秀案例。

打造好文体康养休闲区,文旅、体旅、农旅实现跨界融合是关键。“在做强、做响足球运动的基础上,拓展空间培育更多户外运动项目,想方设法把‘球王’‘武状元’等优势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实现价值倍增。”五华县文广旅体局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五华将加大投入,鼓励扶持开发民宿酒店、乡村客栈、户外营地、特色餐饮、休闲养生等业态。

基础设施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提升旅游体验和推动旅游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接下来,五华将加强路网建设,保障县城及各镇通往各景区、景点之间畅通,打造球王故里文化旅游区(李惠堂旧居)—汉光超顺农旅园—热矿泥温泉度假村—新丰寨旅游景区—益塘水库景区—五华高铁站等长约40公里的旅游公交专线,加快元坑遗址景区、双龙山旅游区旅游公路建设。

以观光旅游为主,具有独特吸引力的多元产品和夜间旅游较少,难以满足游客多层次需求,是长期以来制约五华乃至梅州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症结。近年来,在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共同作用下,五华县夜间文旅经济快速发展。“未来,五华夜间文旅经济将更加注重‘质’的提升,通过文化赋能、体育驱动,构建可持续的消费生态。”五华县文广旅体局相关工作负责人提及,五华将以奥体中心、琴江滨水区、老城夜市为轴心,连片开发“夜间文旅综合体”,引入品牌餐饮、24小时书店、文创集市等业态,规划客家美食区、文创潮玩区、体育活力区,主题化分区避免同质化竞争。针对客源季节性波动、商户参与度不足等问题,五华将开发冬季温泉节、夏季啤酒节等活动,设立夜间经济协会,推动夜间文旅从“零散亮点”向“全域品牌”升级。

创建狮雄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3月29日下午,五华下起毛毛雨。市民李先生特意从梅城驱车至华城镇塔岗村,只为一睹狮雄山遗址。行至半山腰,道路两旁柚花、马樱丹绽放,下车沿山路攀登不多时,举目便能见到掩映于葱茏树木间的狮雄古塔。“狮雄山塔是嘉应客家地区著名古塔,以前登临第八层,可站在平台上俯瞰岐江、潭江、乌陂河交汇。”李先生谈及,此行除瞻仰古塔外,亦希望深入了解狮雄山遗址在考古学上的意义。譬如,以往岭南秦代的遗存大多淹没在战国晚期的材料之中,狮雄山遗址的调查与试掘区分出战国末期和西汉早期的遗迹和遗物,为岭南秦汉时期的考古研究提供新的年代标尺。

狮雄古塔。受访者供图

抓好狮雄山遗址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推动五华文旅高质量发展题中应有之义。据悉,狮雄山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已成功争取到国家文物资金支持,涵盖遗址的本体保护、进行保护性回填、对遗址进行展示以及完善游览路线、设置围栏及完善场地排水等一系列保护设施。“遗址安防项目方案已顺利通过省古迹协会的专家评审,保护规划已完成编制。”五华县文广旅体局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五华县将进一步开展考古发掘工作,以此获取更多的历史文物和信息,揭示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谈及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该负责人表示,公园以秦汉时期南越国古城遗址保护和展示为主,集考古科研、科普教育、市民休闲等功能为一体;通过梳理水系,重塑历史环境风貌,再现狮雄山三面环水之古朴风貌。

遗址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再生性和独特性,处理好遗址保护与文旅开发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一方面,五华县将加强狮雄山遗址日常管理维护,避免过度开发对遗址造成破坏,重点对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内是否发生违法建设等方面进行检查,建立健全长效防范体系。另一方面,将遗址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等价值融入旅游产品当中,打造具有独特特色的文旅项目。同时,对旅游线路和设施进行合理规划,确保遗址的完整性和原始风貌得以留存。

推出地域特色提线木偶精品

五华提线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悬丝戏”,操纵木偶的线多达14至20条,表演艺术独特传神,达到“能人之所能,能人之所不能”的艺术效果。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五华提线木偶是客家文化代代传承的生动见证。近年来,五华县在传统大戏的基础上进行舞台创新,升级打磨曲艺、表演形式,推出大型传统提线木偶剧《金鳞记》、现代小戏《沙家浜·智斗》《少年李惠堂》及《木偶书法》《木偶茶艺》等节目。

提线木偶戏又称为“傀儡戏”“悬丝戏”,俗称“吊线戏”,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曾文敏 摄

“我们深入研究五华提线木偶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特色,挖掘其背后的客家文化内涵。结合当地历史名人、传说等,创作出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剧目。同时,创新设计木偶造型、服装、舞台布景,融入现代审美观念,使传统的提线木偶更具视觉冲击力。此外,通过不断创新表演形式和技巧,如《沙家浜·智斗》中木偶表演吐烟,增强节目的观赏性。”五华县文广旅体局相关工作负责人提及,五华积极参与基层院团扶持专项项目,通过直播打赏、流量分成及现金扶持等措施,提高基层院团的经济效益,缓解运营压力;借助短视频平台突破地域限制,吸引全国观众,特别是年轻群体,进一步扩大非遗剧种的影响力。

接下来,五华将在旅游景区、文化广场等场所定期举办提线木偶表演,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演艺品牌;开发与提线木偶相关的文旅体验项目,如木偶制作、提线木偶表演教学等,让游客参与其中。“将提线木偶纳入旅游线路中,与当地其他旅游景点进行整合包装,推出非遗文化主题旅游线路。”五华县文广旅体局相关工作负责人谈及,将推出“球王故里文化旅游区—木偶剧场—热矿泥温泉”一日游,并结合客家传统节日中的民俗文化活动,安排提线木偶表演。此外,以提线木偶为元素,五华还将开发相关文创产品,多维度推动非遗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南方+记者 李娇

通讯员 周扬 曾文敏

【作者】 李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