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04:08:00
【光明论坛】
作者:胡金焱(青岛大学党委书记)
日前,教育部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推进会暨2025年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工作部署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部署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工作。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基础工作。高校是吸纳揽储人才的“蓄水池”,是城市招才引智的“桥头堡”。打造高水平的高校教师队伍,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引领发展、增强服务社会能力的客观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和目标,为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高校教师应以教育家精神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为立德树人的思想动力。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加强教师自身建设,要以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为魂魄,厚植家国情怀;要以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为血肉,养成扎实的功底、过硬的能力、勤勉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要以仁爱之心、弘道追求为情感,用职业情怀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前,各地和高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包括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学科前沿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帮助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例如,复旦大学组织青年教师沿着红色足迹开展主题社会实践,让教师在实践中感悟初心使命,将实践成果转化为教学科研中的鲜活内容。未来,应当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对教师的思想引领和政治把关,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也可以通过设立各类教师荣誉奖项,如优秀教师奖、师德标兵奖等,对在立德树人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
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师德师风评价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评价标准,要健全完善教师荣誉体系,强化引领示范,形成“以点带面、示范引领、见贤思齐”的生动局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领导,优先谋划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尊师重教传统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不断健全完善责任落实、教育引导、宣传激励、考核评价、监督惩处等相关制度规范,强化全方位管理,在教师职称评聘、导师遴选、项目申报等过程中全面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同时,推进教师思政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要准确把握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构建形成以教师思政为牵引,课程思政、专业思政、队伍思政、文化思政、学生思政环环相扣的育人体系。例如,武汉大学通过编印发放学习材料、举办新教职工岗前培训等方式,引导教师深入学习师德规范和教育理念,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各级各类学校还要完善多方广泛参与、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师德师风监督机制,探索建立师德师风监督员制度,定期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进行监督评议。
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建设一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新时代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更加强烈。高校教师应立足学科前沿,聚焦国家重大需求,追求卓越与开拓创新,推动原创性、引领性科技突破。一是打造科技领军教师队伍。要发挥科技人才集聚效应,下大力气引育一批领军人才和学术带头人,加快实现高水平人才由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转变。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支持,引导学者潜心钻研、锻造精品,着力培育标志性研究成果。二是打造一流创新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术创新体系的重要构建者,要聚焦国家和区域重点产业链,紧密结合市场和产业发展需求,组建高水平研究团队。要以科技创新机制带动有组织的科研,创新科研机构、科研平台设置与运行模式,健全考核评价与投入产出联动,提升教师科研能力水平。三是打造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要探索校地校企人才共享共育机制,培养造就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等拔尖创新人才。要大力支持青年教师在科研攻关中挑大梁、做主角,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优化人才工作生活生态环境,搭建各类人才发展的基础平台、成长平台、激励平台,形成一支富有生机活力、能够支撑未来发展的青年人才队伍。要大力营造人才为本、尊重人才、信任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的良好氛围和发展生态。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07日 0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时代文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研究
◎摘 要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基础学科建设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文科基础学科以人的精神活动、社会行为和制度文明为研究对象,探索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人工智能时代更加凸显了文科基础学科价值,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表征。通过对我国70个文科基地培养方案进行文本分析发现,我国部分高水平大学依托“拔尖
-
呵护奇思妙想 培养科学素养(教育时评)
来源:人民日报航天员“天宫授课”,带领全国青少年领略太空的神秘与魅力;博物馆、科技馆积极打造科学探索课程,让孩子们在实验和探究中学习知识;科学家走进校园讲座,在青少年心中树立科技报国的理想……近年来,科学教育被纳入基础教育各阶段,成为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基础性课程,极大地激发了中小学生爱科学、学科
-
江苏省镇江中学:建好用好于漪教育思想馆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特约通讯员 唐守伦)“我们要沿着于漪等‘大先生’的足迹,探求个人发展的路径,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实现职业价值与人生理想的统一。”近日,江苏省镇江中学50多位参加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会议的教师,在参观于漪教育思想馆后表达了共同心声。于漪曾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改革先锋”“人
-
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烟台日报》永安路街道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唐寿锐 通讯员 杨雨昕)日前,莱州市永安路街道西小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了“践行移风易俗 弘扬文明新风”主题宣传,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弘扬节俭殡葬新风尚,倡导文明乡风。活动期间,实践站工作人员围绕文明祭祀、节俭殡葬的深远意义、绿色生活的内涵以及森林防火的关键知识,
-
威海:安全教育进高校 筑牢青春防线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8日讯 4月8日,威海职业学院联合总体国家安全观刘公岛教育培训基地管理办公室举办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进高校活动,通过沉浸式、多维度的创新形式,推动国家安全教育入脑入心入行。在非遗学院艺术展厅,正在进行一场国家安全主题展览,吸引不少师生驻足沉思。这幅首次进校园展出的长达7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