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四平市积极整合社会治理资源,以深化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以聚力资源整合、力量耦合、数据聚合、机制融合、智治统合“五合”综治中心为抓手,筑牢基层平安建设的“压舱石”。

绘好“同心圆”。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注重整体布局、一体推进、协同发展,扎实推进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四有”为建设标准,依托雪亮工程,搭建“1+4+N”组织框架,即“1”是市级平台,负责统筹管理、推进运行、考核评价、统计分析;“4”是实现市、县、乡、村四级管理,全市共建设完成1014个综治中心,实现全覆盖;“N”是各平安建设成员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入驻各级综治平台,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工作格局,着力实现群众“进一扇门,解万千事”的服务目标。县级综治中心全部进行升级改造,设立访、调、仲、裁四个区域,整合社工部、信访、法院等部“一体化”办公,通过“收、研、转、调、答”五个环节,高效能解决矛盾纠纷,最大限度释放综治中心的整体效能。

打好“组合拳”。坚持高效、协同、实战导向,积极统筹各方力量,激发社会治理的“向心力”,推动社会治理从过去的“单兵作战”向“协同善治”转变。汇聚政法力量。研究制定《四平市县两级政法单位“六包六保”综治中心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包创建保规范、包宣教保平安、包帮教保安全、包矛调保稳定、包运行保实效、包服务保增色”,全力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专业化运转和实体化运行。与公安局、法院、司法局联合制定《开展执调拘联动化解社会矛盾工作实施办法》《关于诉调对接工作运行机制及诉调对接流程管理的规定》,高效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汇聚高校力量。市委政法委与吉林师范大学建立“理论研究+实务操作”的长效合作机制,将综治中心确定为法学院的实践基地,推动双方在产学研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综治中心可依托高校智库资源,针对新型网络诈骗、群体性事件处置等难点问题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实现“校地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良性循环。汇聚社会力量。组织全市相关的专业性调解组织,以常驻、轮驻、随叫随驻的方式进驻各级综治中心,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配齐配强网格“三长”,推进“三官一律一员”进网格,与全市7143名网格员共同开展走访摸排,做到关口前移、力量下沉,由“靠政府”向“强自治”转变,确保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

点燃“强磁场”。坚持科技赋能,强化数据共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大数据研究,以“数字力量”提高治理效能。打通部门壁垒。为提高风险隐患动态感知和预警预判能力,与组织部、公安、司法、信访、卫健、民政等多部门持续进行对接,常态化开展双实数据、综治九项、公共设施等基础数据采录工作,统一录入综治信息化平台,数据资源库达到精准、丰满、鲜活。同时,经由平台流转反哺给相关部门,高效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强化科技赋能。深度融合“雪亮工程”的全域视频感知网络,整合全市智能监控资源,通过AI算法集群实现人脸识别、轨迹追踪、异常行为分析等结构化解析。依托海量视频元数据和政务数据湖的碰撞融合,构建起覆盖治安防控、矛盾纠纷、特殊人群等8大领域的研判预警指标体系,通过“智能感知-数据聚合-模型运算-分级预警”的闭环机制,推动综治工作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测预警的数字化转型。

激活“新效能”。坚持机制先行廓清治理脉络,充分发挥综治中心功能作用,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健全工作机制。在全面推行3+1+N治理机制的基础上,将“组织领导、风险研判、矛盾调处”等机制贯穿治理全过程,探索形成“12345”工作模式,即抓实“综治中心”实战运行、抓紧“线上+线下”诉求渠道、抓牢职能部门、社会组织、政法资源“三股力量”主体责任、抓注四级综治中心N个职能部门入驻的“4+N”治理体系、抓深组织领导、排查预防、依法调处、保障考核、信息安全与维护“五项机制”的高效运转。综治信息化平台对接信访、执法等部门增设业务端口,通过发现、受理、分流、处置、跟踪、督办、反馈“七步闭环”处置流程精准办理,努力实现群众“进一扇门,解万千事”。推动科学立法。全力推进《四平市矛盾纠纷化解条例》立法工作,积极健全多元化解综合机制,在全省率先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科学立法,把“综治中心和信息化建设”列入立法内容,为社会治理提供法治保障遵循。创新搭建载体。创新开展“五个一百”活动,即百个示点、百支队伍、百家调解、百场宣传、百次比武,全力推动各级综治中心一体化实战化运行。组建一支由乡(街)、村(社区)两级业务精湛、成效突出的4名综治中心主任的讲师团,采用“送教上门”的方式在全地区开展综治中心业务巡回培训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印发《十个关键词带你认识综治中心》宣传折页三万余份,制作《什么是综治中心》《快来围观!政法干警化身“MC”喊麦》小视频,在主流媒体上进行发布。

打通“快车道”。以综治中心为枢纽,研发并应用矛盾风险“一网统管”,着力打造社会矛盾风险隐患综合治理“一张网”。实施“四个一”工程,即问题一网收集、一网跟踪、一网分析、一网监管。全力推进矛盾风险隐患治理“一口进、一口出”工作模式,打通各部门之间的数据、资源和服务融合发展通道,推动综合治理和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可视化沟通、协调、调度和指挥,真正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与“接诉即办”机制有效融合,搭建横向与300余家职能部门联通,纵向与市县乡村四级综治平台贯通的“横纵融通”大网络,做到“一站式”、全流程在线多元解纷。先后开设“在线问法”“普法小剧场”“接诉即办”等生活服务、政法服务功能模块,实现便民信息及时推送、查询服务一点即知、办事功能一触即用,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END-

内容来源 | 平安吉林

新媒体编辑 | 徐珊珊

内容复审丨王玉玮

内容终审 | 赵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