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外汇局莱芜分局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外贸稳外资决策部署,建立健全汇银协同推进机制,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攻关,精准施策,不断探索汇率避险新路径,破解汇率避险新问题,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24年,该局辖区外汇衍生品签约8.3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48.8%,汇率避险套保率28.8%,连续3年位于全省前列。

以提升企业风险意识为核心,解决好“避险意识弱”的问题

外汇局莱芜分局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宣传,提升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一方面“一企一策”为企业“把脉问诊、答疑解惑”,有效推进涉外企业从“为什么做”“不会做”向“愿意做”“主动做”转变。2024年,指导辖区商业银行实地走访企业703家次,为130家企业制定143个避险方案,为18家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指导银行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发布汇率避险知识、案例分析和政策解读,覆盖受众主体达4793人次。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邀请总行、省分行专家面向辖区企业举办推介会、座谈会13次,服务中小微企业139家,面对面分析汇率走势,讲解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和策略。

以保障中小微企业为重点,解决好“避险成本高”的问题

外汇局莱芜分局督导辖区银行积极向上级行申请便利政策,运用科技赋能、降低点差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优惠报价、减费让利。2024年,该局辖区银行减收企业外汇衍生品签约费用近400万元,惠及企业485家次。指导莱商银行完善制度建设,优化远期结售汇业务流程,研发不交保证金、不占用企业授信额度的纯信用模式远期结售汇业务,极大省却了企业办理衍生产品业务的时间和资金成本。截止2024年底,莱商银行已为28家中小微企业办理纯信用模式远期结售汇业务1.2亿美元。同时,发挥多部门合力,建立“政府+银行+担保”的合作模式,通过政府性融资担保免除中小微企业办理汇率避险产品保证金,截止2024年底,8家次企业享受到了该优惠政策。

以加强“清单化”管理为抓手,解决好“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为有效解决银行因信息不对称面临的潜在客户识别难、合规展业风控难等问题,外汇局莱芜分局建立企业汇率风险清单管理机制,按月为商业银行提供“涉外企业清单”、“未办户清单”和“已办户清单”三张清单,指导银行找准目标企业靶向施策,合理引导企业首次办理衍生产品业务。自2021年汇率避险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该局辖区新增“首办户”企业156家,占全部进出口业务企业的39%。同时,强化“首办户”回访跟踪,积极推动业务续办,实现“首办户”向“长期户”有效转化。

以满足企业特点及需求为准绳,解决好“企业覆盖窄”的问题

外汇局莱芜分局坚持“小微企业避险成本要降,中型企业避险服务要优,大型企业避险方案要细”的工作思路,全面扩展企业避险覆盖面。针对龙头企业逐户开展走访调研,主动对接辖区3家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一对一制定避险方案。2024年,3家农产品企业签约外汇衍生品合计5.1亿美元,占签约总额的61.4%,签约额较上年增长82.1%。对大型企业探索建立个体化套保机制,2024年山东莱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签约额较上年增长3.3倍,单笔签约额突破1000万美元;山东金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作为“首办户”企业,在尝到汇率避险“甜头”之后,2024年续办业务,单笔签约额突破500万美元。针对中小微企业多形式开展理念传导、手把手辅导,努力营造“企业用好产品无惧汇率波动”的良好氛围,2024年,该局辖区中小微企业签约额占签约总额的93.9%,较上年增长42.1%。

以做大“一盘棋”为目标,解决好“法人叙作难”的问题

外汇局莱芜分局辖区两家法人银行年度结售汇量占辖区总量的30%,但自身无办理衍生品业务资格,只能通过合作办理远期结售汇途径为企业套期保值,服务质效不高。针对法人银行现有套保产品无法满足企业诉求的问题,该局创新地方法人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期权合作模式,由法人银行出企业资源、国有商业银行出衍生产品工具,互帮互助,形成优势互补、双向互动的良好局面。莱商银行与农业银行莱芜分行合作为莱芜泰丰食品有限公司量身制定套保方案,2024年累计签约衍生产品1.5亿美元,占企业年出口收入的50%,有效规避了汇率波动风险。截止2024年,该局辖区法人银行利用该模式为35家企业办理期权业务4.4亿美元,极大满足了企业对汇率避险的多样化需求,提高了整体套保比率。

(通讯员 孟哲)